山东高翔肉鸽种鸽养殖场

种鸽|肉鸽养殖场的管理细则

发布时间:2023-09-10

一、种鸽场的饲养人员每日工作程序
A、种鸽饲养员一天的工作程序表
时间 工作内容
8:00—8:30 准备饲料、保健砂
8:30—9:30 喂料、添加保健砂
9:30—10:15 查窝。新产蛋、新出雏鸽登记,观察鸽群状况、淘汰病弱雏,并登记
10:15—11:00 腾窝、絮窝、安窝、换窝
11:00—11:30 清洁过道、 擦灯泡等
13:00—14:00 洗水杯、食槽、
14:00—15:00 备料 、 喂料
15:00—16:00 除粪或 腾窝、絮窝、安窝、换窝
16:00—16:30 查窝、照蛋、登记
16:30—17:00 清洁过道、消毒等
日落 开灯
22:00 关灯、关水
B、工作程序要求
(一) 查看鸽群状况
鸽群健康与否是观察的主要内容,健康种鸽精神活泼、食欲旺盛、站立有神、行动有劲、羽毛紧贴、翅膀收缩有力、尾羽上翘,眼睑红润;粪便较干,呈盘曲圆柱形,灰褐色。病鸽精神沉郁、两眼常闭、羽毛松弛、翅尾下垂、食欲差或无、眼睑苍白;呼吸带声,张口伸脖,有的口带黏液,有的嗉囊充气有的胀腹,有的体重极轻,有的**赃污,粪便稀薄,呈黄绿色、灰白或带血等,这些特征都要饲养员平时认真仔细的观察。
通过观察掌控鸽群动态,即观察鸽群采食情况、饮水情况、健康状况及粪便状况,及时报告及时对应处理,对病弱鸽及时淘汰处理,死鸽及时清除病检处理,保证鸽群健康稳定高产。
1 查看鸽群粪便状况:认真检查是否有病鸽及时报告技术员隔离饲养或淘汰;尤其是突然**数目比较多时要立即上报场长,及时掌控疫情。
2 观察鸽群的采食、饮水情况:每天喂料时要注意食槽剩余量,关注饮食量的变化,发现食饲量突然下降则多半是发病的前兆,应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
3 观察鸽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意外伤害情况(如挂头、别脖、扎翅、逃笼、好斗等),注意有无脱肛、啄肛,及时对受伤鸽只进行治疗,防止飞鸟、老鼠等其他动物进入鸽舍引起惊群、炸群和**传播等意外;查看有无因为营养或环境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异常的鸽(如体重体质下降,1月以上的不产鸽和弃孵、弃哺现象等),对有健康异常情况的鸽及时处理。
4 查看有无病鸽:观察鸽子有无甩鼻、流涕行为,听鸽子有无呼吸道异常声响(如呼噜、咳嗽、喷嚏、咯音等)发现后必须马上挑出,不能拖延,并隔离治疗防止**传播,此外鸽精神不好,粪便呈绿色、黄色、白色稀粪都是**的表现,要及早发现处理。
5、查看有无幼鸽掉巢。对14日龄以下的乳鸽应密切查巡,有否掉巢,发现立即。对生长大小不匀的乳鸽及时进行调并
(二)喂料、添加保健砂
喂料:每天饲喂时间基本固定,不能随便变更。带仔生产鸽必须足量饲喂,非带仔生产鸽喂九成饱;添加保健砂:生产种鸽保健砂采食量大,必须勤添。一般2~3天添加一次。
(三)清洁过道及擦灯和料槽水杯的清洁消毒
清洁过道:收集落地料、整理鸽舍用具,先洒水后打扫过道。用消毒液喷雾消毒过道场面及四周环境;使用消毒液侵泡过的抹布擦拭灯泡;对于料槽的清洁消毒可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自动饮水水杯用钢丝球清除污垢后用消毒液侵泡过的抹布擦拭清洁,清洁水杯时要检查出水是否畅通。
(四)查窝
查窝:每日进行一次,把所有当日新产蛋、新出雏鸽全面进行登记。登记内容还包括统计一览表所列各项要素。查窝结束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科学调并。
(五)腾窝、絮窝、安窝、换窝
腾窝:乳鸽到13~15日龄左右,应及时下到底网上。以便腾空巢盆架迎接种鸽下一轮生产。乳鸽下网头几天,应在笼底适当位置放上20cm×20cm的地毯布或麻袋布,以防扭伤脚关节。絮窝:必须备有充足的用稻草精心编织的草窝,或用棉毯等,保证生产需要。安窝:乳鸽下窝以后,应及时安上新窝。有利于促进种鸽提前产蛋。换窝:种鸽产蛋前,或刚产下**枚蛋,第二枚蛋未产之前,如发现巢窝已被种鸽弄脏或破坏,应及时调换。第二枚蛋产下以后,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调换。乳鸽在10日龄左右以内,一般情况巢窝也不适宜调换。
(六)照蛋
照蛋:每日进行一次。一般在傍晚舍内光线较暗时进行。发现无精蛋、死精蛋、破损蛋、畸形蛋及时予以剔除,并记录,然后进行科学调并。
(七)除粪
鸽舍内有害气体和湿度主要来源于鸽粪,所以每星期要除粪1-2次,应该在临近下班时进行,动作必须轻幅度不能太大,以免影响鸽群生产。
二 种鸽场的卫生防疫管理
1 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液每天进行更换。鸽场周围、鸽舍周围环境及道路消毒每周2次消毒。
2 人员进场时要更衣换鞋帽后才能进入生产区。
3 鸽舍入口设洗手台、洗手液(5%新洁尔灭),人员进入必须洗手。
4 饮水器和料槽应注意清洗,每2天消毒1次。消毒液按说明配制(现配现用),消毒后用清水清洗。
5 青年鸽舍出棚后彻底清洗待干后用消毒液喷雾消毒,空置2周后才使用。
6 定期带鸽消毒喷雾消毒,每周一次。
7 经常进行灭鼠工作,可用缓效灭鼠药,按比例拌料,放到鸽舍外四周鸽子吃不到的地方,连续3天,每月1-2次。
8 医疗器械冲洗后,再煮沸消毒。
9 每半月饮一次高锰酸钾水,剂量为0.01%,但应避开免疫期和用药期。

三 种鸽场管理制度的细化
(一) 制订种鸽场场长、技术员、饲养员及其他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二) 工作记录:认真做好进种日期、饲料用量、预防接种、预防投药、生产要素等的登记工作。严格处理好病死鸽和鸽粪,病死鸽应在做完病理检查处理后送场外挖坑深埋并洒上生石灰后,盖上泥土;鸽粪按要求及时清理运走。
(三) 鸽舍的温度控制
鸽子适宜温度为10-25°C,相对湿度为40%-60%。夏季温度高于30°C应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冬季温度低于10°C时要及时做好御寒保暖的工作。饲养员在做好饲养的同时还要做好温度的调控,做好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工作。
1 鸽舍防暑:加大通风量(及时通风,当气温达到30℃时,通过调节通风量已不能为鸽子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了,这时应该用水分蒸发降温,在增加通风的同时在过道上洒上一定量的水直到舍温降低为止)和喂料饮水的改变(在饲料和饮水中加0.02%-0.03%的维生素C或0.5%的碳酸氢钠,保证清洁凉爽的饮水,鸽的排泄物和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带走大量的热量;调整饲喂时间,在清晨和傍晚气温低的时投料)。
2 冬季保暖:在寒冷天气时及时挂上布帘。
(四) 通风
通风是调节鸽舍空气状况的**主要、**经常的手段,舍内通风换气的效果直接影响舍内的温湿度以及空气中各种有害气物质的浓度。特别在夏季要求鸽舍的通风量要大而快,要把鸽舍四周绿化植物下部影响通风的树枝修剪掉。
(五) 光照制度
合理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照程度可达到促进产蛋,提高种鸽生产率。因此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不足的部分给于人工补充光照,达到每天光照时间(包括自然光照):15~17小时,补充光照强度:3~5W/m²。

分享: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

Top